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专项修复 > 正文

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如何撰写?完整范文模板与申请条件全解析

本文

摘要

在生活中,许多人因各种原因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面临着出行、消费、贷款等多重限制😟。这时,一份规范的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就成为恢复信用的关键钥匙!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撰写有效的申请书,或不清楚申请删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申请书的写作方法,帮助您顺利通过审核,早日恢复信用自由……


在生活中,许多人因各种原因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面临着出行、消费、贷款等多重限制😟。这时,一份规范的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就成为恢复信用的关键钥匙!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撰写有效的申请书,或不清楚申请删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申请书的写作方法,帮助您顺利通过审核,早日恢复信用自由🔑。

💡 申请书的核心作用与适用场景

为什么删除失信申请书如此重要?因为它是向法院证明您已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正式法律文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只有满足特定情形,法院才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删除失信记录?
  • 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法院已执行完毕
  • 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
  • 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法院审查同意
  • 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
💡 个人见解:申请书不仅是形式要求,更是向法院展示履行意愿和能力的窗口。一份内容详实、格式规范的申请书能显著提高审核通过率。

📊 申请删除失信名单的条件对比

不是所有情况都能申请删除失信记录,了解准确的条件至关重要。以下是符合与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对比:
申请情形
符合申请条件
不符合申请条件
义务履行情况
已完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仍有部分义务未履行
和解协议
执行和解协议已履行完毕
和解协议尚未开始履行或部分履行
财产调查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两次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
未经过完整财产调查程序
失信行为
一般失信行为,已纠正
以伪造证据、暴力等方法妨碍执行
时间要求
已达到最短公示期限
尚未达到法定公示期限
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申请删除?
  •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
  •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
  • 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时不得纳入失信名单

📝 申请书撰写步骤与核心要素

撰写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需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1. 1.
    申请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名称、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方式等。务必准确无误,与执行案件信息一致。
  2. 2.
    执行案件信息:写明执行案号(如(2025)豫0902执恢73号)、执行法院、执行依据文号等。这些信息是法院快速定位案件的关键。
  3. 3.
    申请事项:明确请求,如"申请解除(2025)沪0116执×号被执行人某某某的失信措施"。表述应简洁清晰。
  4. 4.
    事实与理由:详细说明已履行义务的情况,包括履行时间、方式、金额等。如已达成执行和解,需说明和解协议履行情况。
  5. 5.
    证明材料清单:列出随申请书提交的证明材料,如付款凭证、和解协议、履行完毕证明等。
💡 写作技巧:事实与理由部分应按时间顺序陈述,重点突出履行过程。使用"本人已于X年X月X日通过XX银行向申请执行人支付XX元"等具体表述,避免模糊用语。

🌟 完美申请书范文模板

以下是经法官认可的申请书参考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注意事项:提交前务必核对所有信息准确无误,签名或盖章清晰。企业申请需加盖公章。

🚀 提交申请的全流程指南

掌握申请流程同样重要,以下是详细步骤:
  1. 1.
    准备材料:收集所有证明材料,包括履行凭证、身份证明、执行文书等。确保材料齐全。
  2. 2.
    提交申请:通过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现场提交,或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在线提交。现在多数法院支持电子化提交。
  3. 3.
    法院审查:法院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进行审查。理由成立的,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理由不成立的,将作出驳回决定。
  4. 4.
    复议权利:对驳回决定不服的,可自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提交方式对比表
提交方式
优点
适用场景
现场提交
直接与工作人员沟通,可现场补正材料
材料复杂或需要详细说明的情况
在线提交
便捷高效,可随时上传材料
材料齐全、情况简单的申请
邮寄提交
避免奔波,节省时间
异地申请或不便现场办理的情况

💎 提高通过率的实用技巧

根据法院审查经验,以下技巧可显著提高申请通过率:
  • 提前与申请执行人沟通:最好由申请执行人直接联系法院说明履行情况,或共同提交申请。
  • 证明材料充分:提供清晰的付款凭证、协议文本等。如通过法院账户支付,提供法院出具的执行完毕证明。
  • 及时跟进:提交申请后,主动与执行法官或书记员联系,确认材料是否齐全,了解审核进度。
  • 遵守时限:如有纳入期限的,等待期限届满后自动删除;如符合提前删除条件,尽早申请。
数据显示,2024年某地方法院受理的信用修复申请中,材料齐全的申请通过率高达85%,而材料不全的申请通过率不足30%📊。这充分说明准备工作的必要性。
信用修复不仅是法律程序,更是重建信任的过程。随着我国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已成为社会共识。截至2025年6月,全国法院累计删除失信信息超过百万条,其中因履行义务而删除的占比逐年上升,反映出信用修复机制的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