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询2017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详细操作步骤与常见问题全解析
- 其他专项修复
- 2025-11-12
- 10
- 更新:2025-11-12 19:47:49
"准备签合同了,却突然发现合作伙伴可能是'老赖'?" 🤔 这可能是许多人在商业往来中最常见的顾虑。随着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完善,掌握2017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的正确方法,已成为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技能。2017年是失信被执行人制度深化的一年,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司法解释,扩大了联合惩戒范围。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最……
"准备签合同了,却突然发现合作伙伴可能是'老赖'?" 🤔 这可能是许多人在商业往来中最常见的顾虑。随着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完善,掌握2017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的正确方法,已成为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技能。2017年是失信被执行人制度深化的一年,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司法解释,扩大了联合惩戒范围。今天,就为大家带来最全的查询指南,帮助您快速上手!🔍 💡 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很多人好奇:究竟什么样的人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简单来说,这是指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 根据2017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具有以下六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
- •
-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
- •
- •
- •
我的观点是:2017年的制度升级让失信惩戒更加精准有效,既维护了司法权威,又给"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 为什么要查询失信名单?
信用是现代社会的"经济身份证",而失信查询则是验证这张身份证真伪的关键。 无论是商业合作前的尽职调查,还是招聘重要岗位员工,查询对方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都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 •❌ 消费限制:不能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 •
- •❌ 社会活动限制: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限制担任企业高管
关键点:定期进行失信查询,不仅是风险防控的需要,更是主动管理信用的积极行为。 📱 官方查询平台对比
进行失信被执行人查询,必须认准官方平台!以下是几种最权威的查询渠道对比: 个人推荐:对于重要商业决策,建议使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进行精准查询;对于日常快速自查,微信渠道更加便捷。 🚀 详细查询步骤详解
查询个人或企业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其实非常简单,只需三个步骤: - •在浏览器中输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网址(zxgk.court.gov.cn),进入网站首页
- •或者打开微信,搜索"中国执行"公众号,通过菜单进入查询页面
- •在查询页面输入被执行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
- •如果不知道身份证号码,也可只输入姓名进行查询,但需注意可能存在同名同姓的情况
- •点击查询后,如果所查询的人是失信被执行人,页面会显示相关信息
- •
专业提示:查询时务必输入准确的验证码,确保查询过程顺利进行。如对查询结果有疑问,可以再次核对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是否准确。 🤔 常见问题答疑
这意味着您查询的对象目前没有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当然可以!定期查询自己的信用状况是良好的信用管理习惯,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如果您认为被错误列入失信名单,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纠正。法院会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将在3个工作日内纠正。 ✨ 从失信到信用修复的路径
值得强调的是,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不意味着永无翻身之日。根据相关规定,积极履行法律义务或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可以申请删除失信信息。 - •✅ 全部履行义务: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 •✅ 达成执行和解: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 •✅ 申请删除: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我的独家见解: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国法院有大量失信被执行人迫于联合惩戒压力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仅黑龙江省法院就有2.7万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这体现了信用体系的威慑力和引导作用。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一旦破裂,虽可修复,但痕迹犹存。定期进行信用查询,维护良好信用记录,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当重视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