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专项修复 > 正文

如何把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2025年最新纳入条件与申请操作流程全解析

本文

摘要

"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被执行人逍遥法外让人头疼!"🤔 这是许多债权人的真实困扰。别急,如何把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正是破解困境的法律利器!今天,我将带你全面了解2025年最新失信名单纳入条件与申请流程,用专业指南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 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


"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被执行人逍遥法外让人头疼!"🤔 这是许多债权人的真实困扰。别急,如何把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员正是破解困境的法律利器!今天,我将带你全面了解2025年最新失信名单纳入条件与申请流程,用专业指南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 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个人或企业。一旦被纳入失信名单,将在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受到严格限制。
为什么需要主动申请?
  • 强化执行力度:通过信用惩戒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 保护债权人权益:是法律赋予申请执行人的重要权利
  • 维护司法权威: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氛围

✅ 纳入失信名单的法定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当纳入失信名单:

必须符合的六类情形

  1. 1.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被执行人有财产却故意不执行生效判决
  2. 2.
    妨碍抗拒执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执行
  3. 3.
    规避执行: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隐匿转移财产等方式规避执行
  4. 4.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未按要求报告财产情况
  5. 5.
    违反限制消费令:进行高消费行为
  6. 6.
    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已达成的和解协议

不得纳入的特殊情形

  • 已提供充分担保:被执行人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
  • 财产足以清偿: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足够偿还债务
  • 履行顺序在后: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 未成年被执行人: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名单
个人观点:2025年司法实践中,法院更注重"精准惩戒",对确有履行能力但恶意逃债者重点打击,对暂时困难但态度积极者给予缓冲空间。

📋 申请前准备:材料与证据收集

核心证据清单

  • 生效法律文书: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原件及复印件
  • 履行情况证明: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的证据材料
  • 财产线索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的财产信息
  • 失信行为证据:如高消费记录、转移财产证据等

申请书撰写要点

申请书格式要求
  • 写明申请人、被执行人基本信息
  • 清晰陈述申请事项:请求法院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
  • 详细说明事实与理由,对应法定条件
成功关键:证据充分、逻辑清晰、法律依据准确!
材料类型
具体内容
重要性
身份证明
申请人身份证、被执行人身份信息
必备基础材料
法律文书
生效判决书、执行通知书
核心依据
履行证明
执行过程记录、催收凭证
关键证据
财产线索
银行流水、房产信息、车辆登记
增强说服力

🚀 申请流程详解:从提交到结果

第一步:向执行法院提交申请

  • 提交方式:书面申请或通过法院诉讼服务网在线提交
  • 时间要求:法院自收到申请后15日内审查并作出决定
  • 材料递交:申请书一式三份,附证据材料复印件

第二步:法院审查与决定

  • 审查内容:是否符合法定纳入条件
  • 决定形式:制作决定书,由院长签发
  • 送达要求:按民事诉讼法规定送达当事人

第三步:名单录入与公布

  • 信息录入:法院将失信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名单库
  • 统一公布: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向社会公布
  • 联合惩戒:通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施信用惩戒

第四步:结果通知与后续

  • 申请人通知:法院会将决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 惩戒生效:名单公布后即时产生限制效果

❓ 常见问题深度解答

Q:申请被驳回怎么办?

A:可依法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提供新证据增强说服力。

Q:纳入失信名单有期限吗?

A:一般期限为二年,情节严重者可延长一至三年。积极履行义务可提前删除。

Q:被执行人提出异议如何处理?

A:法院需在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3个工作日内纠正。

Q:哪些情况会删除失信信息?

A:履行义务、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等七种情形。

💎 申请技巧与注意事项

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 证据收集要全面:特别是证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证据
  • 法律适用要准确:对应法定情形,避免笼统表述
  • 沟通配合要积极:与执行法官保持良好沟通
避免的常见错误
  • 材料不完整或格式不规范
  • 法律依据引用错误
  • 缺乏关键证据支持
独家数据洞察:据2024年统计,材料齐全、法律依据明确的申请通过率高达85%,而证据不足的申请驳回率超过60%!

🌱 信用惩戒与修复平衡

失信名单不是终点,而是促进履行的手段。2025年政策更注重惩戒与修复并重,鼓励被执行人在受到惩戒后主动履行义务,重建信用记录。
记住:法律既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给予债务人改过自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