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类信用修复 > 正文

帮信罪裁判文书如何分析?典型案例深度解读与防范指南

本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名为“帮信罪”的新型网络犯罪数量激增,2022年该罪已升至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许多人因法律意识淡薄,为牟取小额利益而出租、出售银行卡、手机卡,最终沦为犯罪“工具人”,令人扼腕叹息。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该如何从已公开的裁判文书中学习经验,避免不慎触法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名为“帮信罪”的新型网络犯罪数量激增,2022年该罪已升至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许多人因法律意识淡薄,为牟取小额利益而出租、出售银行卡、手机卡,最终沦为犯罪“工具人”,令人扼腕叹息。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该如何从已公开的裁判文书中学习经验,避免不慎触法呢?🤔

🔍 帮信罪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帮信罪​​,全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帮信罪案件呈现出几个明显特点:一是​​犯罪手段高度集中​​,约80%以上案件与出租、出售“两卡”(银行卡、手机卡)有关;二是​​犯罪嫌疑人低龄化、低学历化​​,85%以上的涉案人员在40岁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三是​​初犯、无业人员多​​,近90%的犯罪嫌疑人无前科。

💼 帮信罪典型案例深度剖析

◾ 案例一:熟人介绍下的银行卡出借

许某联系同村三人王某、把某和张某,承诺使用他们的银行卡过流水,每张卡给予200-300元好处费。三名被告人明知许某使用银行卡帮助赌博平台洗钱属违法犯罪行为,仍提供名下银行卡。最终,三人银行卡异常入账流水资金分别达700万余元、735万余元和837万余元。
​✍️ 裁判要点​​:法院认为三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帮信罪。考虑到三人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且无实际获利,最终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并处罚金。

◾ 案例二:有组织的“跑分”洗钱团伙

李某、黄某某、谢某某等28人组成犯罪团伙,通过收买“四件套”(银行卡及其配套的密码、U盾及绑定的手机卡),为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该团伙持有的银行卡账户流水高达​​28亿余元​​,涉及诈骗案件数十件。
​✍️ 裁判要点​​:法院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情节和社会危害性,分别判处6个月到5年不等有期徒刑,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 案例三:专业技术团队的系统性帮助

牟某峰设立支付平台,由陈斌某负责软件开发,周某某等人介绍为上游犯罪平台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涉案金额上亿元。该团队分工明确,设有清算组和运营组,形成完整犯罪链条。
​✍️ 裁判要点​​:法院认定各被告人的行为不属于中立的帮助行为,尽管表面上属于业务行为,但具有非法目的且情节严重,均构成帮信罪。

⚖️ 帮信罪中“明知”的认定标准

在帮信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是定罪的关键因素,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被告人往往以“不明知”作为辩护理由。
根据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明知”的认定包含三个层次:
  • ​明确知道​​:行为人明白确定地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 ​应当知道​​:根据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等,可推定其应当知道
  • ​知道可能​​:行为人知道他人可能利用其帮助实施犯罪,但仍提供帮助
​💡 个人观点​​:我认为法院在认定“明知”时,越来越倾向于结合客观行为进行综合判断。例如,交易价格或方式明显异常、使用加密通信措施逃避监管、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等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明知”的表现。

📊 帮信罪量刑规律分析表

以下表格总结了帮信罪案件中的主要量刑考量因素及影响程度,帮助大家更直观了解裁判规律:
量刑考量因素
影响程度
具体表现
​支付结算金额​
⭐⭐⭐⭐⭐
20万元以上即构成“情节严重”,金额越大刑期越长
​违法所得​
⭐⭐⭐⭐
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即构成“情节严重”
​帮助对象数量​
⭐⭐⭐
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即构成“情节严重”
​是否自首/坦白​
⭐⭐⭐⭐
自首、坦白可作为从轻处罚情节
​是否退赃退赔​
⭐⭐⭐
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可酌情从轻处罚
​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
⭐⭐⭐⭐⭐
主犯从重,从犯从轻

🛡️ 如何避免无意中触犯帮信罪?

基于对大量裁判文书的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实用建议,帮助大家远离帮信罪风险:

✅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 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支付账户等,绝不出租、出借或出售给他人
  • 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不轻易透露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 定期检查个人账户异常情况,发现可疑交易立即报警

✅ 警惕高回报“兼职”诱惑

  • 对“轻松赚大钱”、“日结高薪”等广告保持警惕
  • 不参与“刷单”、“跑分”等所谓“兼职”活动
  • 不帮助身份不明的人员进行转账、取现等操作

✅ 了解帮信罪常见表现形式

  • 买卖、出租“两卡”(银行卡、手机卡)
  • 提供“跑分”洗钱服务
  • 为网络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如开发恶意软件、搭建诈骗网站)
  • 为网络犯罪提供广告推广
​💡 个人观点​​:我认为预防帮信罪的关键在于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不法分子引诱。建议学校和社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揭示帮信罪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从源头上减少犯罪发生。

🔄 帮信罪与其他罪名的区别

帮信罪常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诈骗罪等产生混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与上游犯罪的关系​​:帮信罪的帮助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实施过程中;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行为则发生在上游犯罪既遂之后
  • ​“明知”的产生时间​​:帮信罪要求“明知”产生于上游犯罪实施前或实施中;而洗钱犯罪的“明知”产生于上游犯罪获得违法所得之后
  • ​法律适用规则​​:当一行为同时构成帮信罪和其他犯罪时,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通过对大量裁判文书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司法机关对帮信罪的认定标准和量刑规律。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远离犯罪诱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避免沦为网络犯罪的“工具人”。